第112頁(第1/3 頁)
&ldo;奴才給慶王爺請安啦!&rdo;太監們跪下叩首。
&ldo;免了!&rdo;瞧見在這裡候著的乃是新太后身邊的紅人啊,奕劻頓時心中一驚,能讓這位主出來親自等候,已是明白怕是真出事了。
趕忙上前一步給左右打了個顏色之後,頓時一眾小太監還有侍衛都很有眼色的後退幾步,或低頭或者乾脆將頭扭到其他方向去了。
&ldo;崔公公可知太后午夜急招我等入宮所為何事啊?&rdo;
他身上走得急,卻是沒有帶著銀票之類的物件,不過那崔公公畢竟是內侍,尋常為了能夠更快的掌握宮裡的訊息,奕劻沒少往他在宮外的私宅送東西,而且這崔公公也算識相,知道隆裕太后手上沒有實權,因此比起他的前輩李蓮英,他對人可是要客氣的多了!
雖然他不說這奕劻很快也就要知道事情了,不過這私下洩露宮內的訊息卻是大罪,那崔公公左右一看,發現沒人注意之後,方才低聲與他說道:&ldo;慶王爺還是快些腳步吧,太后跟眾位大臣王爺們都在等著您那,具體事情奴家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半個時辰前電政總局那邊派人送來一封加急電報,據說是武昌那邊出了事情&rdo;
他見那慶親王奕劻注意再聽,猶豫了一下,方才繼續說道:&ldo;奴家奴家聽說,武昌新軍反啦聽說已經攻下了武昌城&rdo;
&ldo;什麼?&rdo;
奕劻驚呼一聲,聲音之大,頓時引得大清門附近看守的禁軍士兵都往這個方向看了過來。
&l;新軍&l;作亂可不似其他勢力,那可是朝廷花了大心思、費了老大一筆銀子,效仿西方所練的精銳兵士,這要真亂起來了,再有其他省有樣學樣的,只怕又是一個&l;天平天國&r;般得折騰,只剩下一口氣吊著的大清國已經折騰不起了。
&ldo;來人,速速送王爺上朝&rdo;
那崔公公在他大叫之時臉上也是微微一變,他畢竟沒有李蓮英那般得手段跟權力,何況在他那位前輩手上吃過虧的御史、大臣們可著實不少,在那位萬歲老夫也歸西之後,早就有不少的御史們想要拿宮內的事情說事了,還是小心、謹慎一些為妙,因此一見他驚呼失聲,當下他便做主召喚侍衛抬來轎子,一眾從大清門進去,穿過幾道重重宮門,徑直向大內行去。
轎子在太和殿前停下,那崔公公還要在大清門外候著,因此派了一個小太監給他領路。
奕劻下了轎子之後連忙整了整身上的袍服,領路的太監尖著嗓子在外喊道:&ldo;慶親王奉旨覲見!&rdo;
已經年過花甲的奕劻身子微微有些打晃的在小太監的攙扶下跪在殿前的臺階上,清了清嗓子,跟著喊道:&ldo;奴才奕劻,恭請聖安!&rdo;
&ldo;免了,都是自家人,甭羅嗦了,進來吧。&rdo;乾清殿裡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
就有小太監喊道:&ldo;太后懿旨,宣慶親王奕劻進殿!&rdo;
奕劻站起身,這時那守在乾清殿前手持鋼刀身著黃馬褂的御林軍侍衛方才讓過身子,許他進了殿去。
慶親王奕劻的宅子乃是那乾隆爺年間巨臣和珅的老宅,離紫禁城有些距離,加上又已經上了年紀,難免腳程會慢一些,所以他來到的時候,這金鑾殿內早已站滿了人。
&ldo;豈有此理、豈有此理,都反了都反了去了!這幫狗奴才,他瑞澄不是親口保證已經安下了湖北局勢嗎?第八鎮呢?哪裡去了?這幫該死的狗奴才,每年編練新軍浪費了何止千萬兩銀子,結果呢,就訓練出了這麼一幫子廢物嗎?新軍現在都快成了亂黨的集中營了,反了都反了去了!&rdo;
奕劻才剛不如殿中,便聽到了